最近,我劝退了很多想设立私募的团队……
来源:越秀私募服务
阅读量:1371
时间:2025-06-29 16:42:49
春江水暖我先知!可能是由于年初Deepseek的火热,近期市场有所回暖,交易量有所回升,春暖花开有各种各样的团队想要设立管理人,在资本市场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为了帮助大家快速的判断自己到底行不行,小贰把这段时间收到的常见设立咨询整理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误区一:投资经验
提问:
个人投资经验可以算投资经验吗?
个人账户有三千多万,可以算业绩吗?
自己开的投资公司工作满5年可以算吧?
回答:
关键点一:
个人炒股或者个人作为LP直接投资的经验都不能算作为协会认可的「投资经验」。个人账户交易的金额再大,业绩再牛也不能作为协会认可的「投资业绩证明」。
关键点二:
在个人开的投资公司任职,如果不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者正规的公募、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等也不能算作为「投资经验」。
误区二:招人不行吗?
提问:
这些人我都没有,招人不就行了?
回答:
关键点一:
没错,投资总监和风控总监是可以招,但是“实际控制人”和“法定代表人”怎么招呢?这两位也是需要有5年投资经验的。
关键点二:
还要一点很关键,法定代表人和投资负责人要求合计持股比例不低于20%。如果是招的人还需要给他们股份哦~所以团队还是得自己有放心一点。
误区三:先注册个公司
提问:
全国哪里设立私募管理人申请通过率会高一点?
回答:
关键点一:
全国不管哪里设立最终都是要到“中基协”登记审核的。所以就算工商注册完成带“私募”字样的基金管理公司,依然有可能在协会登记不通过。所以按照这个来说全国的概率都是一样的。
关键点二:
即便是工商设立,据积募了解到全国大部分城市如果涉及到“私募”特殊字样的工商主体设立都需要前置审批,也就是需要商务委、证监局审批通过之后,给予准予设立的批复函,工商才能设立。前置审批基本就比照中基协的登记要求了,所以也不是像大家想的一样可以随随便便就成立一个主体慢慢登记。
注册需要耗时的周期确实全国不一样,一般是1个月到5个月不等,注意这仅仅是工商注册的时间,还没有包括协会申请的时间。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工商设立之后的12个月内要去中基协提交登记,如果不提交这个工商主体就没有用了。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着急,等到团队都准备好之后再去准备注册和申请登记事宜。
误区四:买一个呢
提问:
“申请一个快”还是“买一个快”?
真的一个人也没有,我能不能买一个呢?
回答:
关键点一:
买卖私募基金管理人在现行监管规范下属于违规行为,提交申请会被直接终止。
关键点二:
目前实际控制人变更等同于新设,也就是说同样需要一套符合要求的人员团队才能,而且变更不过的风险非常大。
近期就有团队找到我们,说之前买的私募,买完工商变更完就没人管了,根本发不了产品,现在变更也卡住了,可能浪费了很多钱,什么也干不了。
误区五:60分怎么不行了?
提问:
1)有产品2000w的业绩,但是之前那家管理人管理规模只有0-5亿,行不行?
2)有产品业绩,但是是亏的,行不行?
3)有项目退出案例,但是最终是份额转让给母公司了行不行?
回答:
关键点一:
很多团队会拿着“差不多”的履历来咨询管理人登记通过的可能性。大家也看到了,2025年2月份全国登记通过的管理人数量是6家,3月份登记通过的管理人全国证券加股权一共才19家。按照这个通过率,60分的团队是基本过不了的。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吧~
关键点二:
首先要提醒一点关键的2年2000w是单产品连续业绩!二级市场如果是亏损的其实不能证明有投资能力,一级市场如果不是上市退出,是母公司回购这种也不太能证明有募投管退的真实投资管理能力。
很多人说,近10年上市的都没几个,还得有项目上市退出经验,真的是凤毛麟角,有这个能力的也不需要出来创业。确实是,所以说目前登记私募管理人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大家可以准备好了再行动。
近年来,私募行业监管持续升级,中基协通过“扶优限劣”政策严控新增私募管理人登记门槛,同时加大违规机构清退力度。数据显示,仅2025年1月单月便有277家私募注销,而3月14日再有9家机构退出,直接导致管理人总量低于2万关口。
出大于进是短期监管的趋势,虽然但是市场回暖,也要冷静申请管理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先准备好团队再注册!
先准备好团队再注册!
先准备好团队再注册!
最后关于大家关系的几个问题:
1)区县级管理人申请是不是受限?
2)上市公司控股的管理人申请放开了吗?
3)国资股东的负债率问题?
4)一般要什么样的团队背景登记通过的概率大一点?
欢迎大家联系积募服务号随时咨询~
最后是两份管理人登记基础的要求供大家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