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了解私募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私募证券基金管理费解析!一文读懂收费模式、费率水平、份额分类、减免机制等核心要点

来源:越秀私募服务 阅读量:1661 时间:2025-07-02 17:44:14
    管理费,顾名思义就是私募基金管理人为管理基金资产、提供投资管理服务而向投资者收取的固定费用,一般从基金财产列支。它是私募基金运营成本的组成部分,也是管理人收入的重要来源,主要用于覆盖管理人日常经营成本,包括员工薪酬、办公场所租赁、日常办公设备等。
    积募基于收到的问卷样本,对大家提交的管理费情况进行了统计,本期分享私募证券基金的管理费,股权类的敬请期待。
    Part.01
    2025
    私募证券基金管理费相关规定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费相关规定分布在各个自律规则中,我们主要参考《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指引第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规定,简单梳理管理费相关的一些要求,具体如下:
    1、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募集推介材料、风险揭示书等文件中,就相关费用等重要信息,向投资者披露。
    2、基金合同约定的基金费用等重要事项发生变更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协会履行变更手续。
    3、私募基金管理费率发生变化的,管理人应当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及时向投资者披露。
    4、私募证券基金设置份额分类的,对不同份额类别可以设置差异化的认(申)购费率、赎回费率、管理费率、销售服务费率及业绩报酬计提比例等,不得设置差异化的开放日、封闭期、份额锁定期、业绩报酬计提基准。
    5、管理人应当根据私募证券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策略、产品结构等因素设置合理的管理费。
    6、私募基金管理人以外的其他主体不得收取管理费。
    7、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通过约定管理费返还等方式,变相向投资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
    8、从私募证券基金财产中支出的费用应当与基金运营、服务直接相关,不得支出与基金运作无关的费用。
    现行规定中虽然没有明确私募证券基金管理费的计算基准、收取方式等,但相关规定强调公平性、合理性、合规性,并且不能由管理人以外的其他主体收取,因此管理人应当遵循上述标准。
    Part.02
    2025
    私募证券基金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本部分内容基于积募获取到的调查问卷,与大家简单分享一下调查结果。
    1、管理费计提基准以资产规模为主,超9成为固定比例收取
    从数据来看,在私募证券基金领域,管理费计提基准高度集中于净资产值(NAV),占比达95.30%,其他基准仅占4.70%,表明绝大多数基金以资产规模为基础收取管理费,易于计算且与基金表现直接相关,这也是市场的普遍计算基准。
    管理费的收取方式一般分为两种:固定比例、混合模式(如固定比例+浮动)。
    在收费方式上,固定比例模式占主导,比例高达93%,因其稳定可预测被广泛采用,这也是目前市场主流的收费模式;混合模式占7%,结合了固定与绩效相关收费,例如每年先收取固定的50万元管理费,再按照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收取额外的费用,虽复杂但能更好激励管理人。
    总体来看,该领域管理费模式较为单一,以固定比例为主,未来可探索更多元灵活的收费方式以适应不同投资者需求和市场变化。
    2、管理费费率近7成为1%-1.5%,头部私募费率竞争力较优
    从数据来看,私募证券基金的管理费费率主要集中在1%-1.5%区间,占比高达67.5%,说明这一区间是市场普遍认可的主流水平。1%以下的费率占比为20%,表明有部分管理人为了吸引价格敏感型投资者或在竞争中采取低成本策略。而1.5%-2%的费率占比为12.5%,这些管理人可能具有较好的品牌效应,或者提供更具有价值的的投资管理服务等来获取较高的管理费。
    从管理人规模来看,百亿以上的头部私募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费水平相对较优,一般位于1%-2%的水平之间。管理规模在0-5亿之间的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费水平一般在1-1.5%之间,也有部分机构收取低于1%的管理费。
    还有部分管理人管理了存续期超过10年的超长期基金,此类产品的管理费率与其他基金相似,大部分(45.5%)费率在1%-1.5%之间,费率在1%以下的超过3成,有近2成的管理人能收到1.5%以上。
    3、近7成管理费为价内收取,近2成为价外收取
    私募基金的管理费收取方式中,我们可以分为价内收取和价外收取两种。
    从数据来看,价内收取是私募证券基金管理费的主要收取方式,占比高达69.8%。价内收取即将管理费计入基金资产总值,由管理人直接从基金财产中扣除。在计算基金净值时,管理人会先扣除管理费等费用,投资者看到的基金净值已经是扣费后的结果。例如,某私募基金的资产总值为1亿元,管理费率为1.5%,在计算净值前,先扣除150万元管理费,再计算投资者的份额净值。价内收取模式操作简便且能保证管理费的稳定获取,适用于大多数追求稳定运营的基金管理人。对投资者来说,费用已经包含在基金净值中,无需额外支付,但在投资时需注意管理费对基金净值的影响,进而影响投资收益。
    价外收取占比18.6%。价外收取是指管理人向投资者单独收取管理费,管理人会直接向投资者收取管理费,投资者的初始投资金额不包含管理费。例如,投资者购买100万元的私募基金,管理费率为1.5%,则投资者需额外支付1.5万元管理费。其优势在于投资者能清晰了解管理费支出情况,便于成本核算和投资决策,但操作相对复杂。对投资者来说,能明确看到费用支出,便于进行成本控制和投资规划。
    价内与价外兼具的模式占比11.6%,管理人根据情况灵活选择,但因需精细管理投资者信息和收费记录,对运营要求较高。
    总体来看,当前私募证券基金的管理费收取方式以价内收取为主导,管理人可以根据自身运营需求和投资者特点,合理选择收取方式,以实现高效运营和良好投资者关系管理。
    4、基金规模、市场行情、机构品牌溢价是影响管理费率的主要因素
    从数据来看,影响私募证券基金管理费的因素呈现多元化特点。其中,基金规模占比22.61%,是首要影响因素,大规模基金因运营成本分摊优势,管理费相对较低;市场行情占比20.87%,排名第二,在行情向好时,基金管理费收取更为容易且可能提高;机构品牌溢价占比19.13%,排名第三,知名机构凭借良好声誉和专业能力,可收取较高管理费。
    策略或基金架构复杂度占比16.52%,复杂策略和架构增加了管理难度和成本,管理费相应提高;投资者议价能力占比11.30%,大型机构投资者议价能力强,管理费可能降低;监管政策占比7.83%,严格监管可能增加合规成本,影响管理费;其他因素,比如基金业绩,占比1.74%。
    总体来看,各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管理费定价。基金管理人需综合考量这些因素,制定合理定价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投资者需求。
    5、超8成管理费在基金存续期过程中全程收取,绝大多数不设置差异化收费机制
    从数据来看,私募证券基金的管理费收取年限主要集中在基金存续期全程收取,占比高达81.4%。这表明大多数基金管理人在整个基金存续期间持续收取管理费,以确保有稳定的收入来覆盖运营成本和管理服务。
    仅投资期收取的占比为14.0%,这种模式下,管理费仅在基金的投资期内收取,一旦进入退出期或延长期,管理费停止收取,这可能与基金管理人在投资期结束后的工作量减少有关。
    设置最低收费年限(如不低于3年)的占比为4.7%,这种模式为管理费收取设定了一个最低时间限制,无论基金实际运作情况如何,至少在设定的最低年限内管理人可以稳定获取管理费,保障其基本运营收入。
    此外,统计数据中绝大多数基金(97.06%)不存在差异化收取管理费的情况,当前私募证券基金在不同存续期收取差异化费率的情况较为罕见,占比仅2.94%。这表明大部分私募证券基金采用统一的管理费费率结构,可能是因为统一费率在运营上更为简便,也便于投资者理解和接受,有助于基金管理人降低沟通成本和运营复杂性。
    在存续期超过10年的超长期基金产品中,绝大多数(86.4%)管理人也是选择整个存续期都收取管理费,只有个别管理人会选择前5-7年收取。
    6、超8成管理人不设管理费减免机制
    从数据来看,当前私募证券基金中,设置管理费减免机制的比例较低,仅占16.3%,而绝大多数基金(83.7%)未设置管理费减免机制。可能是因为基金管理人认为当前的收费模式已经能够满足其运营需求和市场竞争力,或者在合同约定中更倾向于保持管理费的稳定性。而设置管理费减免机制的基金,可能是为了应对特定市场情况、吸引特定投资者群体或在特定条件下激励管理人等目的。
    在设置管理费减免机制的管理人中,大家设置减免机制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比如:
    根据不同时期的营销活动、投资表现等设置减免机制
    在筹备期、备案期等非投资运作期减免
    根据基金规模差距设置一些减免机制
    在行情不好时设置一段时间降低管理费用或不收取,过后恢复收取
    在净值不理想时,给客户减免管理费
    净值低于某值时会减免管理费
    如果出现投资者大幅亏损情况会减免部分管理费
    如果是内部员工跟投,会设置减免机制
    7、约3成管理人设置管理费份额分类,分类情形主要以内外部投资者为主
    调查样本中,有30.2%的私募管理人会根据不同的份额分类收取管理费,而69.8%的管理人则不进行分类收取。
    对于不进行份额分类的基金,其优势在于这种做法相对简单和透明,易于理解和操作,投资者更容易理解,也减少了管理人的信息披露等运营工作量。而份额分类的基金则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或份额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收费模式,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满足特定投资者群体的需求,例如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更灵活的收费结构,或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相应的份额类别,然而这种模式也可能增加基金管理的复杂性和沟通成本。
    在调查中,大家也填写了多个进行份额分类的情形,供大家参考了解:
    A份额是投资者,B份额是管理人或员工跟投
    按资金来源不同进行份额分类,如内部资金份额不收取管理费、外部投资者份额按1%/年收取管理费
    分为管理人和员工、管理人产品、外部投资者等几种类别,管理费也是呈现阶梯变化,分别为0.5%、1%、1.5%,后端业绩报酬也按阶梯收取
    按照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管理人及所管理内部产品及员工进行分类
    按照募集期和申购期分类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0755-82532656
© 2025 深圳前海越秀文化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90529号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彩田南路星河世纪大厦A座30楼3016
手机:0755-82532656  吴先生
电话:0755-82532656 18688782849
传真:0755-82532656
邮箱:10451842@qq.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